中文标准名字艾鼬,又称作艾虎、地狗,是鼬科鼬属的小型毛皮动物,体形象黄鼬,身长30-45cm,尾长11-20cm。吻部钝,颈稍粗,足短。前肢间毛短,背中部毛最长,略为拱曲形。尾毛稍蓬松。体侧淡棕色。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、草原、森林、灌丛及村庄附近。喜近栖生活,洞居,黄昏和夜间活动。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。艾鼬是鼠类的天敌,在控制农、林、牧业的鼠害方面有非常大益处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艾鼬又叫地狗、两头乌、黑脚鼬、艾虎,体长31—56厘米,尾长11—15厘米,体重500—1000克。它的体形较大。身体呈圆柱形。吻部短而钝。颈部稍粗。被毛的长度不同,前肢间毛短,背中部毛最长,尾基毛次之,略为拱曲形。尾长近体长之半,尾毛稍蓬松。四肢较短,跖行性。脚掌被毛。掌垫发达。爪粗壮而锐利。阴茎骨较直,基部粗、末端细,形若侧扁,两边具浅沟,末端向背面弯曲,略呈直角形,类似“铲”状。 [1]艾鼬
艾鼬 [2]
它的身体背面为棕黄色,自肩部沿背脊向后至尾基之大部为棕红色,背部黑尖毛较多,臀部稍暗。体侧为淡棕色。鼻周和下颌为白色。鼻中部、眼周及眼间为棕黑色。眼上前方具卵圆形白斑。头顶棕黄色,额部棕黑色,具一条白色宽带。颊部、耳基灰白色,耳背及外缘为白色。颏部、喉部棕褐色。乳房、鼠鼷部淡黑褐色。尾近基部的大半段与前背毛色一致,末端1/3为黑色。 [1]
头骨颅型略扁而宽,粗大而坚实。吻部短宽,近似方形。鼻骨狭长,略呈三角形。鼻骨中央低凹。眶后突粗钝,其后方的眶间部显著狭缩。矢状嵴和人字嵴明显。泪骨钩状突明显。颧弓粗壮有力,腭骨较宽,翼间孔前端圆形。乳突发达,向外伸出。听泡的轮廓略呈三角形。下颌低缘直平,角突不显。 [1]
艾鼬
艾鼬 [2]
牙齿的齿式为:3·1·3·1/3·1·3·2=34。上门齿成一横列,后缘斜向内方。犬齿尖而长,如锥形。第一前臼齿斜置,其后缘向内,略为第二前臼齿的一半。裂齿宽厚,前缘外叶粗大,内叶略小,为外叶的1/2,齿冠略呈峰形,但切缘较钝。臼齿横列,外叶略高,具二小尖,内叶较低,仅一小尖。